关于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调研报告
日期:2016-09-27 作者:蒲尚利 郭建涛   发布人:渭滨区政协 

社区卫生服务是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广大居民群众的基本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既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有效缓解居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切入点,又是带动和促进卫生综合改革的交汇点。近期,渭滨区政协组织委员深入到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个,其中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托辖区企业职工医院和公立医院组建,2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大多为民营医院或个体诊所转型。30个社卫中心(站)共配发医疗卫生设备1724台(件),总价值1464.5万元;从业人员总数892人,其中全科医师194 人、护士238人、公共卫生人员159人、其他人员301人;全科医生服务团队44个,团队总人数163人;2015年社卫机构门诊51万人次。
    近年来,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以“办人民群众满意的卫生事业”为目标,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渭滨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完善考核办法和管理制度,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同时不断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公共卫生服务补贴标准由2009年核定的人均每年21.5元,逐年增长到2015年人均每年40元,并按时足额拨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开展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健康教育、老年人体检、康复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妇幼保健、儿童接种预防疫苗等1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疗和慢性病管理,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努力为辖区居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一是各级政府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目标定位不高,只满足提供低层次、一般性服务,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社卫机构自身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积极性不高,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工作不实不细,个别工作流于形式;三是辖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知晓率不高,信任度低,对社卫机构开展的多种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的不支持、不配合,甚至不愿接受。

二、公共卫生专项经费投入不足。政府虽然逐步加大社区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但尚未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明显不足。目前我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368900人拨付,实际我区总人口为44.5万人,同时我区作为主城区,流动人口数量较大,流动人口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因此公共卫生经费运行有很大的压力。

三、服务机构硬件建设滞后。不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场地面积严重不足,业务用房不够,租用现象普遍,达不到卫生部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的使用面积分别不少于1000平方米和150平方米的标准。医疗设施设备陈旧、落后,不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疗设备是国家在2008年统一投资配备的,即将到使用期限或已到使用期限。如清姜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使用的超声设备为较早的黑白B超,拍片用的是200毫安的X光机。

四、卫生服务人才不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员工资靠医疗服务的有偿收入承担,工资待遇普遍偏低,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医疗队伍不够稳定,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医务人员整体业务能力不强,影响社区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

五、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滞后。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是市场化运作模式,出于生存需要,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医疗服务为重点,导致公共卫生服务缺位,社卫机构“六位一体”( 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居民得不到应有实惠。以健康档案为例,截止2015年底,全区城区共建居民健康电子档案241049份,建档率88.5﹪,但健康档案没有实现上下游互联互通,加之信息更新不及时,部分为死档,利用率偏低,基本流于形式。 

六、社区卫生服务站数量过多。30所社卫机构中社卫服务中心5所,社卫服务站25所,除企业职工医院以外的其余社卫站,普遍规模小、设备简陋、服务能力不能适应目前居民群众需求,在经费的管理使用、配套设备资产性质归属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同时,社卫服务中心和社卫服务站平行管理,没有隶属关系,导致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增大。

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维护居民健康,提高全民医疗卫生保健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立足长远,从社卫机构的硬件设施设备投入、人员配备等方面入手,不断做强“中心”,做优“站”点,巩固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共性、公益性。二是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居民群众认识、了解、理解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可信度。三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在服务好重点人群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普遍性服务,让居民群众能亲身感受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家门口的医院”、“自己床边的大夫”。四是广大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要深入社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使其自愿接受社区卫生服务。

二、加大投入,切实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政府设立的公益性基层卫生机构,主要提供社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其性质决定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各级政府公共财政应加大资金支持,保障更好的开展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要按照卫生部《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精神,确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业务用房建筑面积,配备与社区卫生发展方向和服务功能相适应的设施设备,深入开展基本辅检服务,形成常见病不出社区就可以完成诊断和治疗的格局。要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机制,按实有人口或常住人口数量核定补助经费,并且随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加。要健全社卫人员经费补偿机制,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社卫人员定编定岗,将其基本工资纳入财政,调动工作积极性。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努力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

三、优化布局,推动公共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
    一是优化布局。按照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结合人口分布状况以及城乡发展规划,从实际出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适当调整,优化布局,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二是合并站点。在过度密集的地段合并一些站点,逐步做大做强中心,发挥中心的辐射带动效应,并积极尝试中心与站的垂直管理;在医疗站点相对稀缺的地段,积极协调,优先设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确保服务供求平衡、资源充分利用和机构良性发展。三是加强监管。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下放部分考核职能到镇街,通过考核社卫机构的1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药服务、满意度调查等项目,采取自由退出、末位淘汰、强制退出等措施,优化社卫机构布局,切实落实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让居民群众得实惠的惠民政策。对于在考核中不达标准的中心(站)限期整改,逾期仍不达标的取消其社区卫生服务执业资格;对那些不积极履行社区卫生服务职能,工作进度缓慢或转型为营利性个人诊所,要坚决予以退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素质。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人才是关键。要从长远角度考虑,强化人才战略,进一步抓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实现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社卫机构服务水平。要充分利用医学院校及二、三级医院的教学和技术资源,有计划、有步骤的对现有社区医务人员进行不同程度的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要积极聘请大中型医疗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离退休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要有计划的通过正规医学院校培养一批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护人员,建立梯次人才队伍。要完善社区医务人员任职资格和聘用制度,建立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的激励机制,在职称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实行适当的政策倾斜,吸引医学人才进社区为居民服务。

五、创新理念,彰显社区卫生服务特色。
    一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按照服务区域、服务人群、功能任务等,逐步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系统、社区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直报系统和社区卫生工作评价系统,实现家庭、社区、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和管理部门信息互通共享。二要积极探索大医院领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试点,充分发挥大医院的医疗技术优势,不断满足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如清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宝鸡口腔医院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为社卫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三要根据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错位发展的原则,结合各自专长,积极引进、聘请医疗专家开展特色门诊,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城市大医院的医疗服务。四要发挥中医药优势,注重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积极应用针灸、推拿、拔罐、熏蒸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为社区群众服务。五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合理分工的协作关系,把发展公共卫生服务同整体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结合起来,有序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实现医疗优质资源的下沉,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手术在医院,术后护理在社区”,让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缓解居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难题。

上一篇: 关于我区社会组织发展和管理情况的... 下一篇: 没有了